第十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分论坛二: 新时代产学研融合与创新 2018年4月21日下午,由博雅翻译文化沙龙主办、北京大学和中译出版社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第二分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成功举办。 第二分论坛邀请高校和企业界嘉宾,围绕“新时代产学研融合与创新”这一主题,从“新时代的MTI教育理念与创新”、“语言服务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与共赢”、“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创新与应用”、“翻译服务标准化与翻译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创新,以完善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与推动翻译技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促进中国翻译行业持续发展。研讨由博雅翻译文化沙龙理事会秘书长师建胜、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颖波主持。 论坛以中译出版社与MTI院校教育实习基地签约仪式拉开序幕。中译出版社社长、中版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高里首先发表演讲,推荐外语通识教育阅读书目,发布校企合作项目,并诚邀更多高校参与合作。随后,来自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代表与中译出版社举行签约仪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张新民作为签约高校代表致辞,对校企合作作出展望。 签约仪式结束以后,多位嘉宾参与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1:新时代的MTI 教育理念与创新 参与该主题研讨的嘉宾有RWS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郑金凤、中译语通LIT学院负责人何京纾和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陶友兰。 郑金凤首先发言,指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行业蓬勃发展,也迎来新的挑战。她认为可整合校企资源,共同探索知识产权专业领域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何京纾的讨论则围绕语言大数据、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生态资源、大数据促进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四方面展开,认为大数据将帮助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共赢。陶友兰对“翻转课堂”在翻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示学生如何达到理论学习最大化效果,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主题研讨2:语言服务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与共赢 知识产权出版社翻译事业部主任胡新华先生在此环节进行演讲,主要关注知识产权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他分享了“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知识产权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主题研讨3: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三个主题的发言嘉宾有沈阳雅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肖桐、VMware公司本地化经理马云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王华树。 肖桐的演讲聚焦于机器翻译技术前沿及其应用,介绍近年来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分析统计机器翻译与神经机器翻译的差异,并提出合理评价和有效干预机器翻译系统和人机结合的方法。马云艳从公司翻译实践出发,分析机器翻译的应用优势,提出要根据不同标准选择相应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策略,并根据客户满意度与用户反馈作出调整。随后,王华树针对翻译技术课程给出相应说明,阐述技术对译者构成的挑战,表示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并提出翻译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主题研讨4:翻译服务标准化与翻译人才培养 最后一个话题中,中国标准化协会高级工程师杨子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任文先后进行发言。 杨子强对中国的翻译服务标准作出说明,强调标准拟定的意义,并对标准起源、标准拟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提出思考。最后,任文探讨了文化外译背景下翻译能力的培养,指出机器翻译对翻译造成的冲击,认为需重新定义翻译概念、标准、策略等,并给出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第十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第二分论坛圆满落幕。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 House
Add: Floor 6 Wuhua Building, A4 Chegongzhuang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44, China. Email: ctph@ctph.com.cn